过锦树林玉京道人墓并序
作者:吴伟业- 《过锦树林玉京道人墓并序》原文:
- 
					龙山山下茱萸节,泉响琤淙流不竭。
 但洗铅华不洗愁,形影空潭照离别。
 离别沉吟几回顾,游丝梦断花枝悟。
 翻笑行人怨落花,从前总被春风误。
 金粟堆边乌鹊桥,玉娘湖上蘼芜路。
 油壁香车此地游,谁知即是西陵墓。
 乌桕霜来映夕曛,锦城如锦葬文君。
 红楼历乱燕支雨,绣岭迷离石镜云。
 绛树草埋铜雀砚,绿翘泥涴郁金裙。
 居然设色迂倪画,点出生香苏小坟。
 相逢尽说东风柳,燕子楼高人在否?
 枉抛心力付蛾眉,身去相随复何有?
 独有潇湘九畹兰,幽香妙结同心友。
 十色笺翻贝叶文,五条弦拂银钩手。
 生死旃檀祗树林,青莲舌在知难朽。
 良常高馆隔云山,记得斑骓嫁阿环。
 薄命只应同入道,伤心少妇出萧关。
 紫台一去魂何在,青鸟孤飞信不还。
 莫唱当时渡江曲,桃根桃叶向谁攀?
- 《过锦树林玉京道人墓并序》繁体翻译:
- 
					龍山山下茱萸節,泉響琤淙流不竭。
 但洗鉛華不洗愁,形影空潭照離別。
 離別沈吟幾回顧,遊絲夢斷花枝悟。
 翻笑行人怨落花,從前總被春風誤。
 金粟堆邊烏鵲橋,玉娘湖上蘼蕪路。
 油壁香車此地遊,誰知即是西陵墓。
 烏桕霜來映夕曛,錦城如錦葬文君。
 紅樓歷亂燕支雨,繡嶺迷離石鏡雲。
 絳樹草埋銅雀硯,綠翹泥碗郁金裙。
 居然設色迂倪畫,點出生香蘇小墳。
 相逢盡說東風柳,燕子樓高人在否?
 枉拋心力付蛾眉,身去相隨復何有?
 獨有瀟湘九畹蘭,幽香妙結同心友。
 十色箋翻貝葉文,五條弦拂銀鉤手。
 生死旃檀祗樹林,青蓮舌在知難朽。
 良常高館隔雲山,記得斑騅嫁阿環。
 薄命只應同入道,傷心少婦出蕭關。
 紫臺壹去魂何在,青鳥孤飛信不還。
 莫唱當時渡江曲,桃根桃葉向誰攀?
- 康熙七年九月,即公元1667年9月,已在北京苦牢拘役7年之久的吴伟业终获释放。获释后,年逾花甲的吴伟业(58岁)连家都没回,就急冲冲的来到无锡惠山祗陀庵锦树林,在一个孤零零的坟头前,老泪纵横,掩面痛哭,他来看此生至爱卞玉京来了。此时,距卞玉京死于贫病已有三四年的时间了。 - 此时的吴伟业修辞手法已入化境,感情更是深入骨髓,不可磨灭,真正达到了“文质彬彬,艳而有骨”的至境。从而“写”下了他一生中最好的作品《过锦树林玉京道人墓并序》。全文有种浓的化不开的悲伤:“油壁曾闻此地游,谁知即是西陵墓”,这锦树林之原,本是两人年少时,画画,写诗,琴瑟相合之所,不想今日却成了两人天人永隔之地。 - 全诗回还往复,哀艳而迷离。前六句表现的是卞玉京在爱情方面所经历的痛苦及其无奈的悟;第七、八句似是悟后的解脱,但接着的金粟堆边乌鹊桥,则说明她虽在死后仍幻想着爱情之桥,从而突出了解脱感的短暂与虚幻,她的内心与其处境的剧烈冲突。然后写她的死亡,以乌桕六句抒发诗人对她的逝世与遭遇的深切哀悼。自相逢以下的两大段,进一步悲叹卞玉京这类才女的命运。前一段是说,像她这种身份的人,如继续为人姬妾,那么,等男方一死,她也必须跟着死去,否则就要受到枉抛心力付蛾眉,身去相随复何有之类貌似感喟的责难。后一段借着柔柔的灾祸,点明玉京倘不出家,难保没有更惨的结局。因此,诗中尽管出现了青莲舌在知难朽之类的安慰之句,但从薄命只应同入道句可知,这种入道后的不朽也不过是薄命人的慰情聊胜于无而已。在生前既已饱尝了苦难,以舌血所写的经即使在死后长存于世,又有何补? 
- 
					  吴伟业(1609~1672)字骏公,号梅村,别署鹿樵生、灌隐主人、大云道人,世居江苏昆山,祖父始迁江苏太仓,汉族,江苏太仓人,崇祯进士。明末清初著名诗人,与钱谦益、龚鼎孳并称“江左三大家”,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。长于七言歌行,初学“长庆体”,后自成新吟,后人称之为“梅村体”。 清初有影响的诗人,史推“江左三大家”——钱谦益、吴伟业和龚鼎孳 
相关赏析
作者介绍
《过锦树林玉京道人墓并序》原文,《过锦树林玉京道人墓并序》翻译,《过锦树林玉京道人墓并序》赏析出自吴伟业的作品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(或整理自网络),原作者已无法考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古诗三百首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转载请注明:https://www.gushisanbaishou.com/chaxun/94329.html
关键词
- 「吴伟业」
吴伟业的诗词
- 《如梦令·镇日莺愁燕懒》
- 《戏题仕女图》
- 《读史杂感》
- 《打冰词》
- 《清凉山赞佛诗 四首》
- 《遇南厢园叟感赋八十韵》
- 《题冒辟疆名姬董白小像》
- 《悲歌赠吴季子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