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题淄川王景发肯构堂
作者:沈与求- 《寄题淄川王景发肯构堂》原文:
- 
					深林艺松柏,不数栎与樗。
 坐待十亩阴,等为匠氏储。
 宁复知种德,责报不厌徐。
 名令后必大,善积庆有馀。
 於焉望丰屋,政可增修闾。
 王孙世东州,奕奕盈簪裾。
 金埒通里巷,珠树连阶除。
 贤哉景发甫,爽爽众莫如。
 直气薄霄汉,妙语锵琼琚。
 定知磊落人,一见怀抱摅。
 谓我架华堂,映发先人庐。
 揭名取肯构,盖念经营初。
 堂前植桃李,堂上罗诗书。
 桃李意取适,诗书计非疏。
 诸郎自兰玉,舌耕起菑畲。
 吾诗以为箴,会见联高车。
- 《寄题淄川王景发肯构堂》繁体翻译:
- 
					深林藝松柏,不數櫟與樗。
 坐待十畝陰,等為匠氏儲。
 寧復知種德,責報不厭徐。
 名令後必大,善積慶有馀。
 於焉望豐屋,政可增修閭。
 王孫世東州,奕奕盈簪裾。
 金埒通裡巷,珠樹連階除。
 賢哉景發甫,爽爽眾莫如。
 直氣薄霄漢,妙語鏘瓊琚。
 定知磊落人,一見懷抱攄。
 謂我架華堂,映發先人廬。
 揭名取肯構,蓋念經營初。
 堂前植桃李,堂上羅詩書。
 桃李意取適,詩書計非疏。
 諸郎自蘭玉,舌耕起菑畬。
 吾詩以為箴,會見聯高車。
- (暂无《寄题淄川王景发肯构堂》的鉴赏)
- 
					 沈与求(1086—1137)宋代大臣。字必先,号龟溪,湖州德清(今属浙江)人。政和五年进士。历官明州通判、监察御史、殿中侍御史、吏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兼侍读,荆湖南路安抚使、镇江知府兼两浙西路安抚使、吏部尚书参知政事、明州知府、知枢密院事。著有《龟溪集》。   沈与求,生于宋哲宗沈与求像元祐元年,卒于高宗绍兴七年,年五十二岁。政和五年(1115)登进士第。累迁至明州通判。 沈与求(1086—1137)宋代大臣。字必先,号龟溪,湖州德清(今属浙江)人。政和五年进士。历官明州通判、监察御史、殿中侍御史、吏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兼侍读,荆湖南路安抚使、镇江知府兼两浙西路安抚使、吏部尚书参知政事、明州知府、知枢密院事。著有《龟溪集》。   沈与求,生于宋哲宗沈与求像元祐元年,卒于高宗绍兴七年,年五十二岁。政和五年(1115)登进士第。累迁至明州通判。
相关赏析
作者介绍
《寄题淄川王景发肯构堂》原文,《寄题淄川王景发肯构堂》翻译,《寄题淄川王景发肯构堂》赏析出自沈与求的作品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(或整理自网络),原作者已无法考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古诗三百首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转载请注明:https://www.gushisanbaishou.com/chaxun/89556.html
发布于:2016-08-04,热度:℃
			关键词
- 「沈与求」
沈与求的诗词
- 《何子楚为范明伦赋九疑石石吾不及见也读诗可》
- 《何亨老筑堂里第榜曰安虚盖取司马子微不受外》
- 《观网鱼》
- 《奉陪安守登膴原观》
- 《泛舟村落阻风不能少进而菱梢芡觜缭舷上下篙》
- 《读成士瑴诗卷和其书事一章》
- 《次韵曾守怀玲珑山》
- 《次韵题沈传曜瘦节堂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