忆山送人五言七十八韵
作者:苏洵- 《忆山送人五言七十八韵》原文:
- 
					少年喜奇迹,落拓鞍马间。
 纵目视天下,爱此宇宙宽。
 山川看不厌,浩然遂忘还。
 岷峨最先见,睛光厌西川。
 远望未及上,但爱青若鬟。
 大雪冬没胫,夏秋多蛇蚖。
 乘春乃敢去,葡匐攀孱颜。
 有路不容足,左右号鹿猿。
 阴崖雪如石,迫暖成高澜。
 经日到绝顶,目眩手足颠。
 自恐不得下,抚膺忽长叹。
 坐定聊四顾,风色非人寰。
 仰面嗫云霞,垂手抚百山。
 临风弄襟袖,飘若风中仙。
 朅来游荆渚,谈笑登峡船。
 峡山无平冈,峡水多悍湍。
 长风送轻帆,瞥过难详观。
 其间最可爱,巫庙十数巅。
 耸耸青玉干,折首不见端。
 其余亦诡怪,土老崖石顽。
 长江浑浑流,触啮不可拦。
 苟非峡山壮,浩浩无隅边。
 恐是造物意,特使险且坚。
 江山两相值,后世无水患。
 水行月余日,泊舟事征鞍。
 烂漫走尘土,耳嚣目眵昏。
 中路逢汉水,乱流爱清渊。
 道逢尘土客,洗濯无瑕痕。
 振鞭入京师,累岁不得官。
 悠悠故乡念,中夜成惨然。
 《五噫》不复留,驰车走镮辕。
 自是识嵩岳,荡荡容貌尊。
 不入众山列,体如镇中原。
 几日至华下,秀色碧照天。
 上下数十里,映睫青巑巑。
 迤逦见终南,魁岸蟠长安。
 一月看三岳,怀抱斗以骞。
 渐渐大道尽,倚山栈夤缘。
 下瞰不测溪,石齿交戈鋋。
 虚阁怖马足,险崖摩吾肩。
 左山右绝涧,中如一绳悭。
 傲睨驻鞍辔,不忍驱以鞭。
 累累斩绝峰,兀不相属联。
 背出或逾峻,远骛如争先。
 或时度冈岭,下马步险艰。
 怪事看愈好,勤劬变清欢。
 行行上剑阁,勉强踵不前。
 矫首望故国,漫漫但青烟。
 及下鹿头坂,始见平沙田。
 归来顾妻子,壮抱难留连。
 遂使十余载,此路常周旋。
 又闻吴越中,山明水澄鲜。
 百金买骏马,往意不自存。
 投身入庐岳,首挹瀑布源。
 飞下二千尺,强烈不可干。
 余润散为雨,遍作山中寒。
 次入二林寺,遂获高僧言。
 问以绝胜境,导我同跻攀。
 逾月不倦厌,岩谷行欲殚。
 下山复南迈,不知已南虔。
 五岭望可见,欲往苦不难。
 便拟去登玩,因得窥群蛮。
 此意竟不偿,归抱愁煎煎。
 到家不再出,一顿俄十年。
 昨闻庐山郡,太守雷君贤。
 往求与识面,复见山郁蟠。
 绝壁横三方,有类大破镮。
 包裹五六州,倚之为长垣。
 大抵蜀山峭,巉刻气不温。
 不类嵩华背,气象多浓繁。
 吴君颍川秀,六载为蜀官。
 簿书苦为累,天鹤囚笼樊。
 岷山青城县,峨眉亦南犍。
 黎雅又可到,不见宜悒然。
 有如烹脂牛,过眼不得餐。
 始谓泛峡去,此约今又愆。
 只有东北山,依然送归轩。
 他山已不见,此可著意看。
- 《忆山送人五言七十八韵》繁体翻译:
- 
					少年喜奇跡,落拓鞍馬間。
 縱目視天下,愛此宇宙寬。
 山川看不厭,浩然遂忘還。
 岷峨最先見,睛光厭西川。
 遠望未及上,但愛青若鬟。
 大雪冬沒脛,夏秋多蛇蚖。
 乘春乃敢去,葡匐攀孱顏。
 有路不容足,左右號鹿猿。
 陰崖雪如石,迫暖成高瀾。
 經日到絕頂,目眩手足顛。
 自恐不得下,撫膺忽長嘆。
 坐定聊四顧,風色非人寰。
 仰面囁雲霞,垂手撫百山。
 臨風弄襟袖,飄若風中仙。
 朅來遊荊渚,談笑登峽船。
 峽山無平岡,峽水多悍湍。
 長風送輕帆,瞥過難詳觀。
 其間最可愛,巫廟十數巔。
 聳聳青玉幹,折首不見端。
 其餘亦詭怪,土老崖石頑。
 長江渾渾流,觸嚙不可攔。
 茍非峽山壯,浩浩無隅邊。
 恐是造物意,特使險且堅。
 江山兩相值,後世無水患。
 水行月餘日,泊舟事征鞍。
 爛漫走塵土,耳囂目眵昏。
 中路逢漢水,亂流愛清淵。
 道逢塵土客,洗濯無瑕痕。
 振鞭入京師,累歲不得官。
 悠悠故鄉念,中夜成慘然。
 《五噫》不復留,馳車走鐶轅。
 自是識嵩嶽,蕩蕩容貌尊。
 不入眾山列,體如鎮中原。
 幾日至華下,秀色碧照天。
 上下數十裡,映睫青巑巑。
 迤邐見終南,魁岸蟠長安。
 一月看三嶽,懷抱鬥以騫。
 漸漸大道盡,倚山棧夤緣。
 下瞰不測溪,石齒交戈鋋。
 虛閣怖馬足,險崖摩吾肩。
 左山右絕澗,中如一繩慳。
 傲睨駐鞍轡,不忍驅以鞭。
 累累斬絕峰,兀不相屬聯。
 背出或逾峻,遠騖如爭先。
 或時度岡嶺,下馬步險艱。
 怪事看愈好,勤劬變清歡。
 行行上劍閣,勉強踵不前。
 矯首望故國,漫漫但青煙。
 及下鹿頭坂,始見平沙田。
 歸來顧妻子,壯抱難留連。
 遂使十餘載,此路常周旋。
 又聞吳越中,山明水澄鮮。
 百金買駿馬,往意不自存。
 投身入廬嶽,首挹瀑佈源。
 飛下二千尺,強烈不可幹。
 餘潤散為雨,遍作山中寒。
 次入二林寺,遂獲高僧言。
 問以絕勝境,導我同躋攀。
 逾月不倦厭,巖谷行欲殫。
 下山復南邁,不知已南虔。
 五嶺望可見,欲往苦不難。
 便擬去登玩,因得窺群蠻。
 此意竟不償,歸抱愁煎煎。
 到傢不再出,一頓俄十年。
 昨聞廬山郡,太守雷君賢。
 往求與識面,復見山鬱蟠。
 絕壁橫三方,有類大破鐶。
 包裹五六州,倚之為長垣。
 大抵蜀山峭,巉刻氣不溫。
 不類嵩華背,氣象多濃繁。
 吳君潁川秀,六載為蜀官。
 簿書苦為累,天鶴囚籠樊。
 岷山青城縣,峨眉亦南犍。
 黎雅又可到,不見宜悒然。
 有如烹脂牛,過眼不得餐。
 始謂泛峽去,此約今又愆。
 隻有東北山,依然送歸軒。
 他山已不見,此可著意看。
- (暂无《忆山送人五言七十八韵》的鉴赏)
- 
					  苏洵(1009年5月22日—1066年5月21日),字明允,自号老泉,汉族,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眉山)人。北宋文学家,与其子苏轼、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,世称“三苏”,均被列入“唐宋八大家”。 苏洵擅长于散文,尤其擅长政论,议论明畅,笔势雄健,著有《嘉祐集》二十卷,及《谥法》三卷,均与《宋史本传》并传于世。 
相关赏析
作者介绍
《忆山送人五言七十八韵》原文,《忆山送人五言七十八韵》翻译,《忆山送人五言七十八韵》赏析出自苏洵的作品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(或整理自网络),原作者已无法考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古诗三百首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转载请注明:https://www.gushisanbaishou.com/chaxun/79949.html
发布于:2016-08-01,热度: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