悲伤介绍

悲伤,意谓哀痛忧伤,侧重于因心情不好而难过。悲伤作为一种负性基本情绪,通常指是由分离、丧失和失败引起的情绪反应,包含沮丧、失望、气馁、意志消沉、孤独等情绪体验,表现在外即为沮丧心情,落泪与沉默。
古诗词中多悲伤情绪,不仅限于古诗词,从我国整个文学史来看,感人至深的还是那些感时伤世、忧国忧民,抒写穷苦与愁恨的作品。这大概与我国古代社会乱离,民生多艰,知识分子大都具有忧患意识有关。韩愈在《荆潭唱和诗序》中对此有较好的总结,“和平之音淡薄,而愁思之声要妙;欢愉之辞难工,而穷苦之言易好”。本篇介绍的关于悲伤的诗词,属于伤感(与喜悦相对)类作品中的一类,由于其他类(离别类、爱情类、思乡类……)已涉及到很多,所以本篇只介绍部分诗词。
		最后更新于:2024-01-29 18:44:39,热度:℃
		
		- 
				月解重圆星解聚,如何不见人归。——朱敦儒《临江仙·直自凤凰城破後》
- 
				雨中黄叶树,灯下白头人。——司空曙《喜外弟卢纶见宿》
- 
				同作逐臣君更远,青山万里一孤舟。——刘长卿《重送裴郎中贬吉州》
- 
				怕人寻问,咽泪装欢。——唐婉《钗头凤·世情薄》
- 
				念天地之悠悠,独怆然而涕下。——陈子昂《登幽州台歌》
- 
				刘郎已恨蓬山远,更隔蓬山一万重。——李商隐《无题·来是空言去绝踪》
- 
				侯门一入深如海,从此萧郎是路人。——崔郊《》
- 
				高堂明镜悲白发,朝如青丝暮成雪。——李白《将进酒》
- 
				风也萧萧,雨也萧萧,瘦尽灯花又一宵。——纳兰性德《采桑子·谁翻乐府凄凉曲》
- 
				不惜歌者苦,但伤知音稀。——佚名《西北有高楼》
- 
				不如向、帘儿底下,听人笑语。——李清照《永遇乐·落日熔金》
- 
				不堪玄鬓影,来对白头吟。——骆宾王《咏蝉 / 在狱咏蝉》
- 
				一生几许伤心事,不向空门何处销。——王维《叹白发》
- 
				新啼痕压旧啼痕,断肠人忆断肠人。——王实甫《十二月过尧民歌·别情》
- 
				枕前泪共阶前雨,隔个窗儿滴到明。——聂胜琼《鹧鸪天·别情》
- 
				万里悲秋常作客,百年多病独登台。——杜甫《登高》
- 
				把酒送春春不语,黄昏却下潇潇雨。——朱淑真《蝶恋花·送春》
- 
				淮南皓月冷千山,冥冥归去无人管。——姜夔《踏莎行·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》
- 
				蜡烛有心还惜别,替人垂泪到天明。——杜牧《赠别·其二》
- 
				凭阑半日独无言,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。——李煜《虞美人·风回小院庭芜绿》
- 
				嫦娥应悔偷灵药,碧海青天夜夜心。——李商隐《嫦娥》
- 
				满目山河空念远,落花风雨更伤春。——晏殊《浣溪沙·一向年光有限身》
- 
				红泪偷垂,满眼春风百事非。——纳兰性德《采桑子·当时错》
- 
				流水落花春去也,天上人间。——李煜《浪淘沙令·帘外雨潺潺》
- 
				世间无限丹青手,一片伤心画不成。——高蟾《金陵晚望》
			首页  上一页  下一页  尾页     转到: